人才政策
2016至2018全球自然指数排名前100位的高校与科研院所 |
发布人:rczp 发布时间:2019-05-13 浏览次数:3416 |
1、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中国科学院 2、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3、Max Planck Society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4、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CNRS)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 5、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6、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麻省理工学院 7、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search Centres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 8、The University of Tokyo(UTokyo) 东京大学 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UC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0、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 11、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 12、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13、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ETH Zurich)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14、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5、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16、University of Michigan(U—M)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1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UC San Diego)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18、Nanjing University(NJU) 南京大学 1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0、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21、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CU) 哥伦比亚大学 22、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 23、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UST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4、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25、Northwestern University(NU) 西北大学(美国) 26、University of Toronto(U of T) 多伦多大学 27、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enn) 宾夕法尼亚大学 28、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UT Austin)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29、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W) 华盛顿大学 30、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 31、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CAS) 中国科学院大学 32、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UW—Madiso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33、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34、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 南洋理工大学 35、Zhejiang University(ZJU) 浙江大学 36、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H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37、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 38、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39、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UChicago) 芝加哥大学 40、Imperial College London(ICL) 帝国理工学院 41、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IITs) 印度理工学院 42、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WUSTL)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43、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Lausanne(EPFL)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44、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 4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UCSB)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46、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 伦敦大学学院 47、University of Minnesota(UMN)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48、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enn State)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49、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UNC)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50、Spanish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SIC)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 51、Osaka University 大阪大学 5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UCSF)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53、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54、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UMCP)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55、Leibniz Association 德国莱布尼茨学会 56、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 of Munich(LMU) 慕尼黑大学 57、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 58、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WIS) 魏茨曼科技学院 59、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CU—Boulder)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60、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RAS) 俄罗斯科学院 61、Texas A&M University(TAMU) 德州农工大学 62、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JTU) 上海交通大学 63、New York University(NYU) 纽约大学 64、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NU) 首尔国立大学 65、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UoM) 曼彻斯特大学 66、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UCI)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67、Soochow University 苏州大学 68、Wuhan University(WHU) 武汉大学 69、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 70、Nankai University(NKU) 南开大学 71、RIKEN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72、University of Bristol(UoB) 布里斯托大学 73、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 韩国科学技术院 74、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75、Institute of Chemistry(ICCAS)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6、Sun Yat—sen University(SYSU) 中山大学 77、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itt) 匹兹堡大学 7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UC Davis)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79、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eorgia Tech) 佐治亚理工学院 80、Purdue University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81、Xiamen University(XMU) 厦门大学 82、McGill University 麦吉尔大学 83、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 84、Tohoku University 东北大学(日本) 85、University of Copenhagen(UCPH) 哥本哈根大学 86、University of Utah(Utah) 犹他大学 87、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OSU) 俄亥俄州立大学 88、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RU) 罗格斯大学 89、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TUM) 慕尼黑工业大学 90、Utrecht University(UU) 乌得勒支大学 91、University of Zurich(UZH) 苏黎世大学 92、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okyo Tech) 东京工业大学 93、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94、Heidelberg University(Uni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95、Sichuan University(SCU) 四川大学 96、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97、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KU Leuven) 鲁汶大学 98、University of Würzburg 维尔茨堡大学 99、Vanderbilt University(VU) 范德堡大学 100、University of Florida(UF) 佛罗里达大学 101、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 南加州大学 102、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103、Monash University 莫纳什大学 104、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CSIR) 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 105、Nagoya University 名古屋大学 106、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NR)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 107、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 新南威尔士大学 108、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UQ) 昆士兰大学 109、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SIOC)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10、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111、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HUJI)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112、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clear Physics(INFN)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 |